針灸   

針灸是在中醫學中採用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的方法,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。  

治療方法  

針與灸是治療方法的兩個方面,多用針法來治療急性病,用灸法來治療慢性病。中醫學中針灸治療的理論基礎在於傳統的中醫臟腑陰陽經絡學說。
中醫施針的穴位,按深度分為天、人、地三層,當針灸到達每一層時,均有「針感」,患者會感到酸、脹、麻,而施術的醫生則有粘針的感覺。

針灸灸療法包括針刺和灸灼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。針刺法也稱針治法,是運用一定的操作手法,把金屬製成的、形體細長而尖的針刺入人體的某一固定的部位(穴位),使接受針刺才發生酸、麻、脹、重等感覺,從而產生治療疾病的作用。  
 
 

針灸原理 

中醫學認為,人體中的經絡系統負責輸送全身的「氣」、「血」及「血液」,這些輸送物質在體內循環,使身體中的各個組織與器官保持平衡與穩定。然而當 經絡系統出現阻塞不通的情況時,則影響了這些物質的輸送,使「邪氣」(各種產生病變的因子)侵入,此時人體就會開始出現異常病變。當針灸的針插進人體之後,會引起人體自身的反應,加強氣血循環,克服經絡的阻塞,使經絡系統恢復正常,病症因此得以治癒。
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科學家Maiken Nedergaard利用老鼠進行的試驗發現,針刺入組織後釋放了大量的腺苷,幫助抑制疼痛,此研究有助於消除對針灸的質疑。

※以上內容是為參考維基百科-針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tram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